跌落神坛!四大行近五年减超ATM机近10万台 日本OKI退出中国市场
随着银行线上业务的加速发展,ATM逐渐“失宠”。反映在两方面:价格卖不上去,需求量也在降。
在专家看来,ATM跌落神坛主要是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的流行。“ATM没撤,但交易量明显下滑。”这是银行员工的直观感受。
业内人士表示,现金只是在零售支付中的“存在感”减弱了,但刚需仍在,边远地区的人民、难以适应电子支付的老年人等仍需要使用现金。
与此同时,ATM行业的龙头们也在加快转型,如开发智能综合柜台、远程视频柜员机,支持数字人民币等,努力搭上银行智慧网点转型的“快车”。
从30万元降到5万元上下,为何ATM价格在十年间有如此大幅度下滑?受访银行人士称,科技进步改变生产生活,十年前ATM还算高科技,还信用卡都要用它,但现在使用率明显降低了。
“ATM价格比十年前低非常多,有硬件成本整体下降的原因,而最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供需两端的变化。”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对记者分析称,七八年前是ATM的高光时刻,因为那时银行讲电子化、便利化,ATM的采购需求非常大,但风潮过后, 尤其是2016年移动支付基本成熟后,减少了对现金的需求,ATM数量就开始走下坡路。
2016年,是ATM需求量出现萎缩的转折点。据银行财报,从2016年底至2020年底,工农中建四大行ATM每年均减少超万台,其中农行缩减规模最大,其现金类自助设备数从12.98万台减至7.57万台,缩减幅度达40%。工行在2016年底时ATM机规模也曾超过10万台,至2020年末减至7.31万台,缩减幅度约27%。近五年,四大行ATM合计减少超8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OKI也于12月22日宣布,年内停止在中国销售ATM机,甚至制造业务也一并关闭。未来,其ATM机将在日本和越南两家工厂生产。
退出中国市场后,OKI将维护业务也交给了中国当地企业。按照官方说法,此举旨在缩减生产规模、降低成本。
资料显示,OKI中国工厂位于深圳,关闭ATM业务将遣散200多名员工。其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2014年产量达到峰值的5.6万台,然而去年在华销量暴跌至1000台。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 2022-09-30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 2022-09-30金融机构持续“补血” 中小银行成发债主角
- 2022-09-30银行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1家主要银行利企惠民减免服务费1375亿元
- 2022-09-27“十一”将至 银行打响信用卡存量竞争突围战
- 2022-09-27银行业善用“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时度效”显著提升
- 2022-09-27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中长期存款挂牌价降幅明显
- 2022-09-20一时大意汇错款 庆元工行贴心服务帮追回
- 2022-09-20淮安市洪泽区强化主体培育奋力打造创新型城市
- 2022-09-20高唐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2022-09-15多家银行大额存单额度告急 存款利率还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