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银行

“三步走”发力开放银行建设

2020-06-13 09:07:31 来源: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三步走”发力开放银行建设

  本报记者/秦玉芳/广州报道

  5G驱动的全面数字化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如何打造开放平台、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平安银行网金及财富管理事业部技术总监杨龙指出,平安银行的零售转型可以总结为敏捷银行、智能银行和开放银行转型的三个阶段,敏捷化转型是基础,要避免五大误区。

  杨龙认为,平安银行已经迈入开放银行转型新阶段,可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将银行的账户、产品及服务能力与第三方平台、场景、流量相结合,构建全链条开放的平台与生态。

  敏捷化转型应避免五大误区

  数据显示,2019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占比分别为58%、69%,零售业务对全行的业务贡献已过半。

  杨龙表示,平安银行的零售转型可以总结为敏捷银行、智能银行和开放银行转型的三个阶段。

  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银行组织运营要实现敏捷化转型面临多方面困难。杨龙认为,敏捷化转型的过程中,银行首先需要解决技术开发与业务协同不足的难题。

  杨龙指出,平安银行在业务和研发两边都做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决策调整,在业务侧构建了产品经理团队,并且打破了原来科室的组织架构,进行团队化改造,这主要是为了突破编制和架构上的制约,实现激励效果。

  敏捷型主架构的问题解决后,银行如何破解研发团队人才紧缺的瓶颈?杨龙认为,平安银行在这一点上借鉴了同业的一些成功经验,创新了可控的外包公司,通过在银行外部成立金融服务公司来解决我们研发团队编制上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银行系统与金服公司要实现同工同酬、资源共享,才能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此外,如何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杨龙指出,为了解决科技与业务各自为政、实现无核融合的问题,平安银行建立了一个培训体系,通过大零售的读书和学习交流平台,加深技术和业务团队的相互理解。“同时,通过全面推行敏捷化转型,让科技参与到业务的发展及决策过程中,更好地为业务赋能。”

  杨龙同时指出,敏捷化转型应避免进入五大误区:一是运动式的敏捷,敏捷化转型首先需要全行的观念转变,不能仅在底层搞一些敏捷运动而上层不变;二是流程式的敏捷,只是搭建一套所谓的流程框架,不能从文化理念、运营思维等方面根本上实现敏捷思维的转变;三是工具式敏捷,只是搞一套工具,把流程固化在工具上是不行的;四是裸奔式的敏捷,为了敏捷上线而无法保证质量,这肯定是一个误区;五是花瓶式敏捷,我们强调全员的敏捷转型,关系到所有业务条线,而不是仅仅找一个试点项目。

  三个阶段打造开放银行生态

  智能化转型是银行零售数字化转型的第二个阶段,以AI为核心驱动打造智慧化的AI中台体系。

  杨龙介绍,2019年平安银行着力打造了AI中台系统,通过AI中台能力的打造,银行可以快速地支持各业务BU进行AI赋能的尝试,从中孵化出一些非常有效的场景进而推广。

  在杨龙看来,中台能力建设主要强调以共享为核心,通过“模块化、参数化和闭环化”实现能力的高并发和可扩展。

  “2020年,平安银行已经进入开放银行的转型阶段,今年将重点推进开放银行建设,关注如何将银行的账户、产品及服务能力与第三方平台、场景、流量相结合,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与生态。”杨龙表示。

  与此同时,杨龙还指出,通过开放平台,银行可以将已经成熟的技术模型、产品输出至第三方金融公司,创造全新的盈利模式,打造金融科技的标杆。

  杨龙认为,开放银行建设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1.0阶段注重平台构建,打造银行服务“走出去”的能力,平安银行通过BPaaS平台的构建,已经形成了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向第三方业务场景快速输出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打造基于口袋银行APP的小程序体系,可以让外部合作伙伴的业务场景通过这些小程序快速接入到口袋银行平台中,这也就是开放银行2.0阶段。

  杨龙指出,将外部合作伙伴“引进来”,能够大大地丰富银行的生活场景,可以把口袋银行APP打造成“金融+生活”综合平台,提升客户的月活量。

  在杨龙看来,开放银行3.0就是打造一个生态开放的银行,通过共同经营,与合作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全产业链条的开放。“我们目前也在持续关注,并且已经在提前思考探索一条符合监管及合规要求的生态银行业务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