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聚焦

邵翠云:把自家宾馆改成集中隔离点,全家上阵让爱住满“家”

2020-05-14 10:07:31 来源: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3日讯 “遇到困难时总是得有人站出来。我们是经营宾馆的,虽然不能到前线去,也应该有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

邵翠云来自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大昆仑村,是集水产、宾馆、商贸于一体的淄博昆仑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邵翠云得知淄博市淄川区需要医学隔离点,全家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把自家经营的昆仑宾馆免费贡献出来。

“我自己有一家昆仑宾馆,改成集中隔离点相对容易,不要国家一分钱。我这就把钥匙送过去!”当天晚上,就有两个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被送到这里观察。

山东战“疫”最美家庭 | 邵翠云:把自家宾馆改成集中隔离点,全家上阵让爱住满“家”(邵翠云与丈夫王希义)

要把宾馆改造成符合标准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不是一件容易事。当时正值春节,工作人员大都已经放假休息,有的员工得知宾馆要做隔离点后,恐慌、打退堂鼓、拒绝返岗。邵翠云和丈夫王希义当晚来到自家宾馆,挽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邵翠云边干边快速思考,形势严峻,任务特殊,很可能短时间结束不了,需要做长期打算。整理房间、采购、做饭都需要专人负责,怎么办?邵翠云与丈夫商量,只能动员自己家人帮忙了!她分别给女儿、女婿、妹妹一家、侄女一家人、外甥女打电话求援。不一会儿,亲人们就陆续赶到宾馆集合。

“我姑姑年龄也大了,我们这些年轻的也得跟着她的步伐往前走。”侄女邵贵玉表示,姑姑邵翠云平常就很乐于助人。在姑姑的带领下,家里人不管是谁有困难,都会互相帮助。“一家人在一起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心里特别自豪。”

山东战“疫”最美家庭 | 邵翠云:把自家宾馆改成集中隔离点,全家上阵让爱住满“家”(邵翠云对隔离点的卫生情况要求十分严格,每天都要检查督促)

为了让宾馆符合隔离标准,67岁的邵翠云拿出了年轻创业时的担当和魄力。走廊加装隔离门、地面铺设隔离膜、门窗安装防护……在一家人的努力下,23个标准间不到2天就交付验收,投入使用。为了让隔离点的每个人都能喝上热水,邵翠云把亲戚朋友家里的水壶全都拿去了。隔离点日常需要的饭菜、水果,还有防疫所需的中药,都是邵翠云自己贴钱购买的,前前后后光就花了十几万元。为了战“疫”,全家分工明确。丈夫王希义负责统筹协调;女儿女婿早上买菜;妹妹、外甥女、外甥女婿负责做饭;侄女、侄女婿负责采购……一家人用规范的流程、细致的护理,让住在隔离观察点的人们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

部分密切接触者因心理和环境变化,一度陷入焦虑和恐慌,出现肠胃功能紊乱、失眠症状。邵翠云全家及时调整食谱,为集中医学观察者煮面条、熬稀饭、切水果、送牛奶,照顾每个人的口味,不断变化食谱……在照顾好他们日常生活的同时,邵翠云全家还通过微信和他们聊天,做他们的心理咨询师。

有一位85岁高龄的患者家属情绪极不稳定,他的老伴2月8日发病,他的儿子、儿媳2月10日发病,2月11日孙子又发病,属于家庭聚集性病例。老人非常担心亲人的安危,情绪很激动。有一天,老人嚷着要吃野菜渣豆腐,邵翠云和丈夫就买来做渣豆腐的食材,单独给他开小灶,并按时给他服药、吃水果,让他安心在隔离点静养,等待与家人团聚。隔离点还有一个7岁的孩子,天性好动,女儿和女婿便买来玩具、奶粉、饼干等,哄他安心待在屋子里。

山东战“疫”最美家庭 | 邵翠云:把自家宾馆改成集中隔离点,全家上阵让爱住满“家”(邵翠云一家在隔离点照顾每个人的口味,不断变换食谱)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病毒无情,人有情。“来吃点水果”“喝点汤”……温暖的话语总是萦绕在隔离点工作人员和被隔离人员耳边。宾馆里面就好似一个大家庭,彼此之间充满着关爱与温暖。

“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克己厚人、互帮互助”是邵翠云家庭的家风家训。丈夫的全力支持、孩子们危难之时的挺身而出,无不体现了一种家国精神,有国才有家。家是一种归宿,是心停泊的港湾,时光好似一春花事,彼此共度风雨,依然暗香如故。

闪电新闻记者 韩腾  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