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聚焦

避开投资“陷阱”!山东省公安机关教你“几招”

2020-05-12 11:59:12 来源: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 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情况。

山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境外追逃工作处处长郝建介绍,一方面,很多金融产品具有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和交易对象虚拟性、交易目的多重性的特征,投资这些产品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或《交易协议》,了解投资范围、起投金额、风险提示等,需谨慎再谨慎、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当前很多犯罪分子喜欢打着“私募基金”“外汇投资”“期货期权”“贵金属交易”的旗号,编造项目标的,虚构资金往来,大肆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郝建表示,面对这些“陷阱”,一要选择合法主体。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理财、信托、基金、债券、外汇交易等金融服务,要选择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持牌金融机构,未经批准的坚决不参与。二要拒绝可疑项目。对于在商场、超市、街头摆摊设点、拉人投资的,或者在互联网、户外广告牌、电梯间刊发广告进行宣传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三要抵制高息诱惑。不法分子为了引诱群众参加,往往承诺高收益、无风险、保本保息,但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投资理财不得宣传、不得承诺还本付息。可以说,宣传承诺收益越高就越危险,上当受骗可能性就越大。大家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依法维护好自己的切身利益,让各种金融诈骗和不断变异的庞氏骗局无所遁形。

闪电新闻记者 米雪伟  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