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集体山东干线公司:凝聚汗水智慧的新时代答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奋战在山东南水北调战线的全体劳动者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山东干线公司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2020年度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的殊荣。这张奖状,凝聚着全体山东南水北调人十数载的汗水与智慧,记录了公司多年来昂首奋进的骄傲足迹。

优质高效推进建设
按期实现通水目标
“我终于喝上长江水了!”2013年12月20日,淄博市张店区70多岁的吴大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山东自古十年九旱,人畜饮水都成问题,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的英明决策,是国家为老百姓做的大好事!不管再遇上什么旱情,咱心里都有底了”。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km,东西干线长704km,工程战线长、建设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从2002年起经过各参建单位11年的艰苦奋战,于2012年底顺利完成干线主体工程建设任务,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按期实现通水目标。
工程建设期间,公司多措并举,克服了2011年之前连续9个丰水年、2011年春季特大干旱、省会城市拆迁等诸多困难,以明渠段工程为例,该项目施工难度大,工期却大大低于批复的施工总工期,干线公司打破常规,采取多开作业面、夏季高温期错时施工、设计代表常驻工地、落实“赶工奖奖励办法”等办法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最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建设任务。
在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公司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一期山东段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均达到90%以上,工程建设期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工程大屯水库工程
“补短板、强监管”
工程运管安全规范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进入运行管理以来,公司紧紧围绕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和山东省水安全规划总体部署,按照“环境优美、技术先进、体制合理、机制科学、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工作总目标,以基层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调水主业,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加强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
为推动工程管理提档升级,南水北调山东段对标国内先进,以ISO9000质量体系为统领,全面建立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制定了工程调度、维修养护、招投标、计量支付、检查监测、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等工程管理流程;编制了工程维修修养标准、维修养护项目清单、调度规程、机电设备大修办法、巡查表格等多项清单、制度;积极推进与浪潮集团战略合作,完成信息化规划工作,提出了信息化规划目标、蓝图设计、管理体系和建设方案,搭建了管理信息化移动办公平台;加强自动化调度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统一组织、分级管理”与“自主维护与专业代维相结合”的运维体系。
公司结合省内外调水工程的学习调研,组织对水保绿化、金结机电、土建维护、信息化建设、文化设施完善等方面进行对标检查,按照“整体面貌美观、内部设施规范、标示标牌清晰、文化设施完善”的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并分步推进,按期完成泵站、水库机组大修,开展盘柜及线路整理,公用设施标准化试点,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南水北调工程品牌,逐步推动工程环境面貌的提档升级。
建成通水六年来,公司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水利部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3项,2011-2015年获得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南水北调系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省“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保供水助防汛
多方效益扩大
“客车、公交都停运了,你怎么回家?”
“没事,继续值班,不回了。”
由于疫情防控交通管制,二级坝泵站管理处的团员钟强主动请缨放弃春节假期继续值班,一值就是一个月。像他一样为做好济南引水保泉和胶东地区用水保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山东南水北调人还有很多。公司在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目标抗击疫情的同时,坚持调水24小时运行。2016年2月到2018年8月,工程连续不间断向连年大旱的胶东地区供水893天,成为胶东地区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以来,充分发挥“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骨架作用,缓解了鲁南、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城市缺水和生态和环境用水等问题,从战略上调整了我省的水资源布局。截至2020年4月30日,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已顺利完成了2013到2019六个年度调水任务,2019-2020年度省界调水任务也已全部完成,累计调入山东水量46.24亿立方米。
深秋时节的南四湖,碧波荡漾,芦苇丛生,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鱼虾绝迹,污水横流的“死湖”。而这也正是山东南水北调治污的一个缩影,工程在确保调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同时,改变了南四湖、东平湖无法有效补充长江水的历史,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先后进行生态补水2.95亿立方米。
绿藻摇曳白雾缭绕的清泉边,晨曦映照着泉边汲水的老济南人的身影,天精地华通过脉脉泉水,浸润着代代泉城人的日常。“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不但是穿越了千年的古老记忆,也成为当下济南人的骄傲。而这一城甘洌的源源不绝,得益于人间天河的天来之水——南水北调工程累计为小清河补源2.45亿立方米,为济南市保泉补源供水1.65亿立方米,极大改善了小清河济南市区段水质和生态环境,保证了泉水持续喷涌。
德州市每升含氟量高达4至6毫克的高氟饮用水一直是困扰百姓身体健康的顽疾,家住武城县郝王庄镇的崔大叔,聊起原先的高氟水苦咸井水时感慨万分:“那个水是又苦又咸,有时甚至越喝越渴!”而说到2015年后南水北调引入的长江水,大叔的表情明朗了许多:“现在水可甜多了,也安全了,老胃病都见好了!”
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航运相结合,打通了两湖段的水上通道,新增通航里程62公里,京杭运河韩庄运河段航道由三级航道提升到二级航道。南水北调21项中水截蓄导用工程与防洪除涝、灌溉、生态保护等结合实施,泵站工程、渠道工程等与沿线地区的防洪除涝联动实施,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和农田排涝条件。干线工程先后经历“安比”、“摩羯”、“温比亚”等台风的考验,2019年8月,面对第9号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沿线相关工程为台儿庄城区排水260万余立方米、为小清河干流分洪600余万立方米,在防洪排涝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

正在为小清河干流分洪
育精神文明硕果
种文化创新之花
- 2022-09-30邵雷明:用画笔记录富春山水
- 2022-09-30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召开
- 2022-09-30德州市中医药大会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 2022-09-30关注生态廊道,守护黄河“青绿”
- 2022-09-27民营企业信赖利益保护问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22-09-27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怀化市排查重点行业领域潜在风险隐患
- 2022-09-27第三届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举行
- 2022-09-27全县重点工作指挥部工作汇报会召开
- 2022-09-22落潮井镇“三点”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 2022-09-22蕉溪镇:州农科院到郎洞村开展“三联三促暨大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