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聚焦

烟台:生态城市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0-04-29 12:43:11 来源:
图片来源:烟台市政府

春日的烟台褪去冬日的素妆,一派林海相依、绿廊相连、绿块相嵌的勃勃生机之景象。

2016年,国家节能中心授予烟台市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牌匾,烟台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烟台市长陈飞提出:“要让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成为我们永远自豪的城市名片。”

从精心打造主城区,到拓展东部的蓝色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再到发展西部的产城融合城市副中心,烟台始终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

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始终是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生态时代的绿色海岛梦

2019年7月,长岛公交从“燃油时期”迈进“纯电动时期”,这标志着长岛建成使用全国首个行政区域绿色道路客运体系,成为国内第一个燃油客运时代跨入纯电动客运时代的县市区。

4月14日,包括烟台在内的山东16市就2020年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在烟台23个公开承诺事项中,“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相关事项排在第5位,足见烟台市对这一试验区的重视程度。新能源客车的更换便是建设省级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的主要举措之一,长岛海洋生态维护和可连续成长迈向了全新的条理和范畴。

长岛的生态发展总体建设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山、陆、岸、海。

首先是山。拆除山上的80台风机,为鸟类“让路”。目前,丛林笼罩率跨越60%,招引鸟类333种,猛禽环志的数目占全国80%以上。自2018年6月山东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至今,经过近2年的建设,长岛入选全国第三批2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16%。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26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这是山东省第一部海岛生态保护的创制性立法。

陆上,长岛全域开展生涯垃圾分类、开展岛内违章建筑整治工作,全域干净能源供热预计三年内完成。

岸上,长岛已投资11亿元拆除南、北长山岛海岸线上的破旧建筑和育苗场54万平方米,恢复天然岸线和旅游岸线20公里,计划将再继续拆除岸滩育苗年夜棚,整治岸线21公里,到2020年全域天然岸线占比到达85%以上。

海上,长岛实行近岸养殖“腾迁退出”计划。在各岛屿上将再建设18处污水处置站,三年内实现全域95%以上海水达一类尺度。据悉,目前长岛已建成海洋牧场24.6万亩,生态养殖面积达36万亩,年出口海带占全国70%以上,并树立了两处省级休闲海钓场。

如今的长岛,坚持绿色发展的势头不减。据了解,长岛到2020年底预计实现100%垃圾分类处置、全域100%制止旅游车辆进岛、100%干净能源供热、100%污水零污染排放。

4月16日,烟台召开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视频会议。作为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的单元之一,长岛综合试验区在实现海洋产业“六个突破”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两大主题基础上,将更加注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好生态培育好产业。

近年来,长岛聚力海洋文化财产,加速“旅游 文化”融会,发掘收拾和传承维护“百年渔俗、千年妈祖、万年史前、亿年地质”等丰富珍稀的特点文化资本,创作推出长岛标记性文化产物,陆续举行了环岛马拉松赛、全国海钓锦标赛等,打响了海洋文化品牌。

目前,长岛已获批2处国度级海洋牧场,新建设2种海洋牧场多功效平台,新增海洋牧场4.5万亩,.发展国家级渔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示范引领长岛生态渔业由“近岸”向“远海”转移、由“传统”向“现代”转换。从“靠海吃海”彻底转变为“靠海养海”。

“海洋牧场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水产资源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长岛县自然资源局渔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翻看“长岛答卷”,生态保护是根本要点,绿色发展是通篇主题。长岛县县长李俊杰表示:“长岛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推进生态旅游、生态渔业、生态康养提升质效、快速突破,坚定不移走“绿起来、富起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建设未来绿色之城

近年来,烟台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开发,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烟台市共有10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1289.88万平方米,在全省名列前茅。获评绿色生态示范镇、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等20个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试点示范,争取省级发展专项资金2658万元。年初,烟台北航科技园28号楼顺利通过了德国能源署和住建部专家的综合验收,气密性检测结果在全国首批项目中排名第一。

在烟台,“蓝天碧水”是一抹亮眼的景色。

2019年,烟台成立市生态环保委,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烟台投资46.4亿元实施了66项全域治水工程,26条重点河流氨氮指标改善51.3%,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誉。集中清理整治涉海排污问题,渤海区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98.6%。

1038公里的海岸线让海洋成为了烟台的主体旅游资源,也让烟台成为海洋经济大市、宜居宜游城市。

近年来,烟台不断优化旅游要素的配置,以旅游业态转型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是文旅融合后的第一年,全域旅游也随之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作为战略性产业,成为建设美丽烟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昆嵛山生态保护良好,赤松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加快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长岛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城市美丽烟台

今年,为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烟台政府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计划,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治堵、治乱、治差”,年内实施133项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6亿元,加快27条道路建设,塔山南路建成通车,机场路立交桥建成投用。

此外,今年烟台将抓好重点片区的开发工作。全面启动芝罘仙境、海上世界、幸福新城、高铁新区、夹河新城、牟平新城、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金山湾区、空港新区“九大片区”建设,在中心城区形成多组团同步崛起的城市开发建设新局面,导入优质公共资源,以重点片区的开发引领城市功能迭代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生福祉,关乎长远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多年来,烟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生产力,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