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季度GDP同比降5.8%,谁是工业大省的“抗压砥柱”?
4月2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山东省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山东省生产总值1491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5.8%。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山东第一季度降幅相比全国,低了1个百分点。
截至4月27日,全国共有28个省份公布了今年一季度GDP数据。山东排名第三位,而排名前两位的广东省和江苏省GDP均超过2万元。从目前这“前三甲”的降幅来看,山东降幅低于广东(6.7%),高于江苏省(5%)。
三产降幅呈“二三一”格局,3月回升明显
分产业来看,2020第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增加值628.0亿元,下降0.5%;第二产业增加值5666.0亿元,下降7.1%;第三产业增加值8625.3亿元,下降5.4%。
这也意味着,相对于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更大。作为工业大省,疫情防控期间工业制造业企业的停工,或许是山东此次经济指标下滑的主要因素。
从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8%。分经济类型看,山东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4.9%;股份制企业下降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6.7%;私营企业下降6.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3.9%,制造业下降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
而从投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1%,降幅比1-2月收窄7.8个百分点。在这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2%,降幅在三次产业中居首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而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这部分影响减弱后,山东二三产业也展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
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万明认为,从这些数据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山东省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随着全省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渐进入常态,特别是进入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的态势更加明显,工业、投资、进出口当月都实现了由负转正。
月度数据或许可以直观地展现这一回升态势。
3月份,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负转正,增长1.7%,比1-2月回升12.3个百分点,3月当月工业用电量由2月份的下降15.8%转为增长3.1%,这也意味着山东的工业生产正在逐步恢复常态。

新动能逆势上扬,工业大省动力重现
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指标普遍下降的同时,也有部分关键数据实现了正向增长。
从工业来看,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增长16.9%;智能行业及产品增势强劲,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0.7%、36.4%和18.6%,服务器、智能电视、半导体分立器件等高端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2倍、46.9%和35.3%。
从投资来看,一季度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加快,增长6.4%,同比回升13.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43.7%,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强,增速分别为10.4%和45.5%。而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5.8%,占全部投资的9.6%,同比降低1.3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服务业的回暖也为这座工业大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介绍,一季度线上消费、云服务成为新消费热点和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山东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0%,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餐饮企业创新营销适应“宅经济”发展,加大外卖、半成品和原材料配送,外卖送餐收入大幅增长39.7%。
常态化应对冲击,新旧动能转换如何保证“初见成效”?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关兆泉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当前疫情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对经济循环的扰动和影响持续加深,对全省经济的短期冲击集中突出,常态化影响逐步显现。特别是境外疫情加剧,省内供需两端同步承压,内外影响碰头叠加,必须做好常态化应对的充分准备。
更重要的是,2020年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初见成效之年”。作为新动能及投资的重要载体,项目建设一直是山东发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领域。自疫情暴发后,山东即开始了一手抓防控,一手抓项目建设的征程。
今年2月份,山东连续发布了2020年321个省重大项目、500个首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和200个“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三大项目名单,总投资2.9万亿元。据介绍,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复工,山东对省级重点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实行一日一调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东亿元以上施工项目7871个,增长45.8%;完成投资占全部施工项目的比重为87%。截至目前,12121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续建项目复工率达到100%
此次新闻发布会也公开了山东对于项目建设的新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据介绍,山东省发改委将对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保证全部直达现场服务帮助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此外,紧盯第一批274个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项目,对已开工的70个项目全力加快进度,落实好项目建设条件。对新谋划的第二批495个补短板强弱项项目,重点突破融资难题,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审批,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关兆泉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再开工项目100个,三季度总体开工率达到85%以上,年内完成投资1457亿元左右。
对山东来说,以高新技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等为主的新动能,已经呈现出巨大的经济支撑力。从目前来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弱,而在这期间能够“顶住压力”、支撑起一座城市经济发展任务的新动能,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依靠政策落地等一系列推动措施,实现新的增长。
- 2022-09-30邵雷明:用画笔记录富春山水
- 2022-09-30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召开
- 2022-09-30德州市中医药大会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 2022-09-30关注生态廊道,守护黄河“青绿”
- 2022-09-27民营企业信赖利益保护问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22-09-27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怀化市排查重点行业领域潜在风险隐患
- 2022-09-27第三届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举行
- 2022-09-27全县重点工作指挥部工作汇报会召开
- 2022-09-22落潮井镇“三点”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 2022-09-22蕉溪镇:州农科院到郎洞村开展“三联三促暨大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