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聚焦

“山东院士”李济生:人造卫星轨道动力专家,曾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2020-04-27 18:13:01 来源:
 

他被称为太空“牧星人”,他一生不断追求极限,用“肉眼”看到了数亿观光年的景象。他就是中国人造卫星轨道精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济生。

“山东院士”李济生:人造卫星轨道动力专家,曾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初出茅庐却胸怀大志,立志成为中国人造卫星轨道精度第一人。

1970年4月24日在世界的密切关注下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有了质的变化,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登空之后需要众多航空科技人才收集相关数据,而当时已经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四年的李济生正在此列。

“卫星虽然上天了,轨道也计算出来了,但你知道轨道精度是多少吗?”

这个问题一直在李济生脑海中回响。虽然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足。顾名思义,卫星定轨精度就是卫星轨道的运行数据,如果没有定轨精度就无法验证轨道计算的科学性更无法对卫星进行有效的控制。定轨精度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的问题,李济生作为南京大学天文系一名学生,身上肩负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业,更肩负着祖国对自己的期盼。

李济生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研制出中国卫星精密轨道的计算方案。

“山东院士”李济生:人造卫星轨道动力专家,曾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李济生在航天事业上苦心孤诣,成功将卫星定轨精度精确到厘米。

简陋的房间,昏暗的灯光,一张桌子和椅子,一堆资料,李济生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钻研。一年以后,李济生开发出了“预报误差”法用来确定轨道的精准度,让中国卫星定轨精度首次出现了量化概念。1975年,李济生又从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中提取数据加以分析。经过几个月的测控观察,李济生又开发出了“按交点周期积分法”的定轨方案,使我国卫星定轨精度一举达到了1公里。

在中国卫星定轨精度史上李济生无疑是第一人。可他仍不满足,他想要的不是头衔,而是能够切切实实为祖国做出贡献,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中国定轨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赶超美苏达到百米量级。

1983年他凭借“微分轨道改进和摄动星历表计算”的定轨方案又一次吸引力所有人的注意,他将之前自己研究出来的百米量级又进一步精确到了100米级。

回首一生,别人在谈论其李济生一生的科研生涯中都说,卫星定轨精度100米级目标的达成在中国航空史上既是一个里程碑又是一个分界点,它让中国真正跻身到了世界前列队伍当中,为我国以后几十年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一生专注航空卫星定轨精度的李济生又一次打破了中国的记录,他将百米级精确到了米级的水准,要知道,在航空领域比我们领先几十年的美国也才精准到米级。李济生的这一成果一下子让中国航空领域发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在李济生老先生的相关方案指引下,我国航天人员就前辈之能顺利实现了航天器定轨精度向厘米级的跨越。1997年,李济生先生凭着对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曾获得中国航天基金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山东院士”李济生:人造卫星轨道动力专家,曾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最大的悲哀不是被超越,而是无法超越。

为了祖国事业,他甘愿做学生的登天梯。李济生曾说:“我是踩着众人的肩膀一步步上来的,我国航天测控事业要赢得新世纪,就要培养一批年轻人,我甘愿当人梯。”

李老先生在科研生涯当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如在编著《卫星精密轨道确定》一书时,他总是想方设法让手下青年学生参与进来借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李老先生在任教时非常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即使最后以失败结尾。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万千学子才是未来祖国的根基。

将卫星定轨精度量化,从公里级提高到百米级再提高到米级直至最后的厘米级,李济生为中国铺设了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宽的康庄大道,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挥洒在了中国卫星事业当中。

2019年7月28日李济生因病于北京猝然长逝,享年76岁。回顾李老先生一生走过的风风雨雨,他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长足的努力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