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比济南分量更重?山东:手心手背都是肉
青岛比济南分量更重?山东: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种观点认为,说济南吸聚山东资源太冤了,山东一向政策倾斜青岛,以前济南就是被打脸的憋屈大县城。虽说目前两个城市都发展不尽人意,不过总体上青岛还是资源多一些,发展更好一些……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实际上,作为省会,济南的地理位置和原始积累,都有发展经济的战略优势,至于吸附资源,莱芜都变成济南的区了,跟周边几个普通城市相比,作为政策上的中心城市,济南吸收了大量的资源政策。
济南智力资本的基础,在全国二线城市中也曾经算是非常好的(现在的山大已经无法与2000年前后同日而语,而济南也是北上广深外,全国极其罕见的四大会设置咨询业务office的城市),但是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人才流失很严重,产业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
青岛表面上看政策更好,但政策利用极其不充分(可尝试打听青岛有独立架构权的国企央企实际的设置和管理情况),落地率也非常不理想(可以对比一下过去10年,青岛与南京杭州成都等的雷声和雨点落地情况)。
青岛原生的智力资本有限,新的人才培养和全球宏观的发展趋势脱节,先天资源的生产转化也很有限,产业方面有核心竞争力的刚需垄断寡头很少,传统的制造业实际利润下滑非常严重(可参考某些著名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巨头靠地产撑续命。
青岛市跟外面的县和县级市不管文化传统还是思想差别其实很大,而经济量很多是靠周边地区的基础劳动力涌入(大量制造业生产端)堆出来的,目前到不远的将来看,青岛已经是在阵痛中了。
夜晚的繁华程度、年龄结构及高层次人员流入流出情况,青岛都被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拉得越来越远,房价这几年已经出现过大幅降低;相比之下,济南就是之前不咋地,现在也没差到哪里去,但是大家都在发展,不进则退。
其实没有谁的分量更重,青岛和济南,都是山东的心头肉!从长远看,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政策变动,青岛的未来或许会好一些,毕竟靠市场吃饭的产业,阵痛后可能会有改革转型,爆发不现实,但多多少少能保住一些底子。
济南大概率就是长期吃不饱饿不着,活不好死不了的状态。但是近些年全国都有重新提高省会首位度的趋势,济南已经有了一些至少看起来不错的政策,智力资本也仍然可以算作竞争优势(可参考PWC近两年的城市发展报告)。
- 2022-09-30邵雷明:用画笔记录富春山水
- 2022-09-30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召开
- 2022-09-30德州市中医药大会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 2022-09-30关注生态廊道,守护黄河“青绿”
- 2022-09-27民营企业信赖利益保护问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22-09-27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怀化市排查重点行业领域潜在风险隐患
- 2022-09-27第三届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举行
- 2022-09-27全县重点工作指挥部工作汇报会召开
- 2022-09-22落潮井镇“三点”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 2022-09-22蕉溪镇:州农科院到郎洞村开展“三联三促暨大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