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法治

河南法制报社要注销?太搞笑,员工手机差点被打爆!

2022-07-14 07:51:09 来源:

伴随着7月13日的第一缕阳光,近20万份河南法制报正常出版,然而就在这期报社上,一条不起眼的公告竟然在朋友圈引起轩然大波。公告称,河南法制报社拟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注销事业单位法人。

该公告表明,为适应形势发展,打造“办全国一流法制报、做全国一流融媒体”,河南法制报社拟由事业单位性质转变为企业性质。


 

没想到的是,“河南法制报拟申请注销”的消息漫天飞,据说来自天南海北、全国各地的朋友纷纷致电,河南法制报每个员工的手机差点被打爆。

更可笑的是,一向以严谨著称的“传媒特训营”撰文:

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法制类报纸曾经名噪一时。资料显示,20 世纪80 年代,伴随着第一个“五年普法”运动的轰轰烈烈开展,各地法制报都曾是当地发行量最大、阅读率最高的媒体。

有分析认为,不少法制类报刊在转型期曾盲目改走都市类报刊路线,卷入同质化竞争,是造成其没落的一个原因。同时,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互联网的强烈冲击,法制类报刊也并未找到自身的位置,反而被新媒体平台发展挤到边缘。

例如,随着微博微信的发展,很多单位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比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官方微博“@豫法阳光”粉丝数达到了491万,河南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平安中原”粉丝数则达到了562万。这样的粉丝数目远远超过了河南省内的法制类媒体。在此情况下,法制类报刊的宣传倚重性都在不可避免地大幅下滑。


 

客观地说,这篇文章前边对河南法制报发展的梳理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为了证明法制类报刊的宣传倚重性都在不可避免的大幅下滑,作者还查了有关部门第三方平台的粉丝数。奇怪的是,这篇文章既然是写河南法制报的,为什么不查查河南法制报的粉丝数?

目前,河南法制报仅抖音一家平台粉丝数就超过了780万!从目前来看,不少朋友太敏感了,想多了,被纸媒不断下滑的事态吓坏了。

不仅是“传媒特训营”,就连上海的“界面”也来“挖一勺”。

事实上,创刊于1984年的河南法制报,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亲自题写报名。创刊30多年来,以“见证法制进程,建设法治中原”为己任,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政法干警、服务人民群众,用心做新闻,相继推出了任长霞、王百姓、李庆军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政法典型。

与此同时,河南法制报也先后获得全国普法先进单位、金长城传媒奖等,进入全国法制类媒体头部地位,凭借着日益增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河南政法宣传的主渠道、主力军、主阵地。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大幕的开启,河南法制报以“办全国一流法制报、做全国一流融媒体”为目标,在坚持办好报纸的同时,创办了新媒体的“法直播”品牌,按照“一次采集、多元生成、梯次发布”的模式,对采访内容迭代升级。

“法直播”以直播为龙头,带动短视频、文图等同频共振,实现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弯道超车。截至目前,河南法制报报纸发行量位居全国法制报前三,“法直播”单平台粉丝超过780万仅头条系粉丝就过千万。

按照计划,河南法制报改制后,将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完成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转变。


 

作为河南媒体同行,很开心看到河南法制报迈出这一步,期待她的明天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