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法治

青岛市政协委员韩松明:改村需留名 让乡愁乡情有处可寻

2020-05-17 11:33:52 来源:
 
青岛市政协委员韩松明:改村需留名 让乡愁乡情有处可寻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松明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5月17日讯(记者 李国龙)“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很多村落和老城区被拆除,那些记忆中的地名也随之不见,没了以前的‘土’味。”2020青岛两会期间,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松明就“改村需留名,让乡愁乡情有处可寻”提出建议。

“对于青岛地名来说,有很多是根据古遗址、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得名,与历史上发生的大小事件有关联。许多地名也都已传承了千百年,有着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也是本乡人的心灵依托和情感归宿。地名随村子一块消失,对以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遗憾。”韩松明表示,2010年北京城区合并后,原崇文区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地点、单位、老字号均保留原名,留下了“老北京念想”,南京、济南等城市也都开展了“复活”老地名的活动。

由于地名的每一次替换和取消都免不了造成人们的认知混乱,影响正常使用。 对于新地名的改替,韩松明建议:规划、城建、文化、文物等相关部门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有效的保护体系。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乡村老地名实行重点保护,做好新地名命名方案和规划,避免大范围的“一刀改”。

韩松明认为,在不得不改、不得不取消原有地名的情况下,在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可把原有地名改成街道或者路口的名称,保留原有韵味。同时,原村拆除后,可在必要的地方建碑立亭,让人们回到这里看到这些文字或者图片记载便能很快了解原本村庄的分布及历史。

“地名可以和乡村品牌的建设相联系,把乡村特产、风景、文化场地等都打上地名标签,进而展示本土观念,丰富乡村文化内涵。”韩松明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让老地名成为人对旧村的最后念想,如同乡音一样,成为回家的指路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