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法治

青岛市政协委员姜雨均:建立“网上绿色账户”激励市民垃圾分类

2020-05-16 10:59:25 来源:
青岛市政协委员姜雨均:建立“网上绿色账户”激励市民垃圾分类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文登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姜雨均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5月16日讯(记者 刘宇昕)“很多人质疑垃圾分类回收链设立完善了吗?比如废旧的电池应该扔在哪里?学校用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从现在开始养成分类的好习惯呢?”在今年青岛市两会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文登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姜雨均带来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提案,她认为,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熏陶。

姜雨均表示,青岛智慧平台应发布“垃圾分类在线搜索”APP和小游戏,方便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操作查询,增加趣味性,让孩子更爱线上学习、线下体验。同时,社区建立“网上绿色账户”,以集体积点的形式,定期用积点可兑换生活用品等,激励市民实行垃圾分类。

姜雨均建议,从社区方面来说,社区居委会应向周边所有居民发放“智慧分类卡”,通过智能分类回收箱将居民的纸类、塑料瓶类、纺织类废品进行回收,统一处理。加大走进学校的力度,可以采用海底世界做科普宣讲的方式,引进“垃圾分类大篷车”,车上拉载垃圾分类的实物垃圾箱和模拟投递物,有工作人员现场教授垃圾从处理到打包到分类的步骤,让学生更有直观感受,增添可操作性。建立专门的废弃口罩垃圾箱,在监控范围内,定期有专业人员监督管理、妥善处置。

“学校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养成活动,增设周末的假期研学,学生前往垃圾分类站现场学习,将垃圾分类与综合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或纳入校本课程,用课程开放和教材编辑的形式渗透。”姜雨均表示,也可以录制朗朗上口的垃圾分类歌,制作MV,供学生和家长观看,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将此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设立学校专的垃圾分类文明监督岗,监督评价学生,以检促行,将垃圾分了纳入学生学校特色评价体系中。同时,姜雨均建议,每家配备小型的垃圾分类垃圾箱或储物盒,家长可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收纳和打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