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信托

“暴雷”不断!又一知名平台多产品逾期,兑付危机如何收场?

2020-12-01 10:28:20 来源:

  近日,又一信托平台被爆出现兑付危机。

  据悉,中泰信托——中泰·弘泰21号集合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弘泰21号”)共分四期成立,总规模2.6亿元。

  信托资金用于受让遵义和平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和平投资”)因代建“苟江经济开发区厂房建设项目”形成的对苟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46亿元应收账款。

  目前,“弘泰21号”第一期的2020万元于10月24日到期,但交易对手截至目前仍未按照信托计划约定的时间支付应收账款偿付款。

  中泰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受托人,此前已向交易对手发送《回购义务提前履行通知》,并已根据合同约定,宣布各期信托单位终止日亦提前至2020年10月24日。

  据了解,“弘泰21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3%-7.6%,投资期限为36个月。遵义苟江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苟江投资”)和遵义市播州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信托计划存续期内由转让方和平投资按相关合同的约定按期向中泰信托回购应收账款,或由债务人苟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向中泰信托履行偿付义务,从而实现信托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融资方和平投资是遵义市人民政府100%注资的国有独资企业,主体评级为AA,其业务为承担遵义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公租房等项目建设,以及苟江工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据和平投资2020年中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总资产规模达86.56亿元、净资产67.49亿元。

  担保方遵义市播州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2020中报披露的总资产规模达325.85亿元、净资产166.92亿元。

  融资方和担保方资金实力尚可,缘何会出现兑付危机呢?

  中泰信托在回复记者提问时表示,因交易对手主要经营业务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大多为公益项目,回款周期长,目前尚未形成收入,当地税收收入较少,因此目前现金流紧张,无法按时偿付本信托计划。

  对于目前的困局,融资方也试图协商解决。据了解,贵州苟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遵义和平投资、担保方的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赴中泰信托商讨展期事项,而中泰信托也称,“已收到和平投资的书面展期申请,但方案与面谈时商讨的方案有所出入,双方仍在进一步沟通和落实展期还款计划的细节”。

  中泰信托还表示,公司及项目团队一直持续与交易对手等进行沟通,包括驻场催收、电话和微信沟通、组织现场会议等,要求对方尽快履行还款义务。“后续,将继续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信托财产安全,按照法律法规以及信托法律文件约定,积极、审慎履行受托人职责。”

  除了此次信托计划出现兑付问题外,中泰信托此前发行多只产品也都面临过退出困难问题。

  譬如,中泰·恒泰18号集合信托计划投向了青海省国资委下属的青海省投资集团,但2019年青海省投的债券违约,信托产品随即暴雷,其后信托投资人曾以召开媒体发布会的形式维权,引发了信托业的高度关注;又比如多只投向贵州的政信类产品,如弘泰1号、弘泰11号等,同样也都出现兑付逾期情况。

  信托项目出现风险后,如何处置不良资产?

  一位北京地区信托公司表示:有些信托公司会先用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然后在启动其他方式来处置风险资产。

  另外就是项目延期,信托合同中通常会有关于延长信托项目期限的条款,大部分信托项目会约定6个月-1年的处置期,在这期间,信托公司通常和借款人协商进行分批归还信托产品本金和利息,投资者也比较认可上述两种方式,过去那么多年,不少信托公司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上述处置手段外,当项目发生风险,信托公司还可以进行第二还款来源处置,比如土地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进行收回资金;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寻找其他信托公司,通过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再融资实现资金置换。这种方式行得通的主要因为是受托人在做项目时抵押物价值较高,或者融资方手头上有其他的优质资产。

  兑付危机、业务停滞信托机构加速“洗牌”

  今年以来,信托风险逐步暴露,兑付危机频频出现,信托行业不良率持续提升。信托公司及行业声誉严重受损,信托公司产品逾期现象也层出不穷。

  其中,新时代信托未能按时兑付天安财险16笔信托产品、合计投资本金184亿元;吉林信托汇融50号信托计划兑付困难,延期到期后宣布再延期至2020年年底;华信信托9月24日至10月29日在其官网共发布了16次信托计划延期公告,公告表示由于融资企业未按期偿还融资本息,导致信托产品按信托合同约定进入延期期间,涉及信托计划达26只。

  关于背后的原因,近日用益信托人士分析表示,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信托公司自身内部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贸易摩擦不断,国内消费增速放缓,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经济金融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同时,信托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强监管趋势,信托公司在展业中合规问题日益凸显,体现为在快速发展中风控意识不足,核心业务模式尚未形成。

  可以说,行业发展成现在的情况是偶然中的必然。另一方面,下半年以来,标品投资会更多受到信托公司青睐,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多数信托机构也开始积极探索标品信托的转型发展。

  不过,转型过程中,囿于长期依赖非标发展,部分信托机构也进入“阵痛期”;包括有机构业务陷入停滞,但多数机构在加速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