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期货

行业整体净利增六成 期货公司扩招人才争创新

2022-04-16 08:07:41 来源:

期货公司2021年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2年4月14日,A股、H股和新三板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涉及到35家期货公司业绩。整体来看,36家期货公司去年共实现净利润93.77亿元,其中21家公司净利润超亿元,1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以母公司口径计算,2021年全年,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实现营收、手续费、营业利润、净利“大四喜”,其中营收494.64亿元,同比增长40.34%;净利润137.05亿元,同比增长近六成,均创下历年来新高。

期货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密码”是什么?未来又有哪些发力方向?

经纪业务大爆发

营收净利双增长的背后,传统经纪业务仍是期货公司的“赚钱主力”。

某中型券商系期货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去年期货市场成交额和成交量创下新高,为经纪业务规模和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2021 年,受疫情延续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包括实体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参与者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的需求旺盛。根据中期协数据,按照单边计算,去年全年市场累计成交75.14亿手,成交额为58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3%、32.84%。2021年10月末,全国期货公司客户权益首次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153.75亿元的历史最高值。

上述受访人士表示:“由于商品价格在宏观、通胀以及供给端等各种因素扰动下波动大,套保、投机交易频率较过往大幅增加,一些权益类投资机构在2021年增加布局商品,市场上部分高频客户也提升了交易规模,整个市场比较火热。”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平稳增长,主要系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增长所致。2021年,公司期货经纪业务营业收入为 6.53 亿元,同比增长 43.84%。”据南华期货(603093.SH)披露,该公司在2021年通过“风险管理业务服务产业客户,财富管理业务服务机构客户,互联网业务服务零售客户”的竞争策略,助力经纪业务发展。期货经纪业务期末客户权益规模为 208.98 亿元,同比增长 39.99%;全年累计新开期货账户逾10000 户,同比增长 7.87%。

业绩爆棚的头部期货公司,其经纪业务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比如,2021年营收迈上100亿元新台阶的6家期货公司分别是:银河期货(151.19亿元)、中信期货(150.99亿元)、国泰君安期货(112.98亿元)、浙商期货(105.18亿元)、南华期货(105.15亿元)、东证期货(100.30亿元);其2021年期货经纪业务净收入增幅分别为49.30%、103.95%、131.17%、52.73%、43.84%和90.10%。

从净利润来看,超过5亿元的同样有6家期货公司,包括中信期货、银河期货、国泰君安期货、东证期货、中信建投期货、瑞达期货(002961.SZ)。5亿元以上净利的期货阵营大幅扩容已成定局。2020年仅永安期货和中信期货两家公司净利超5亿元,分别为11.46亿元和6.48亿元。而同样地,除了前述提到的期货公司外,中信建投期货、瑞达期货的期货经纪业务净收入分别为6.73亿元和8.19亿元,均同比大幅增长78.41%和75.26%。

据本报记者统计,多数公司的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占总收入四成到六成之间。比如,瑞达期货的经纪业务收入约为1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为51.68%,较2020年44.63%比重增加7.05个百分点。

对于广州期货净利润449.75%的增速,越秀金控也在年报分析中指出:“经纪业务权益规模、增速及市占率持续提升,机构化转型成果显著。期末客户权益49.12亿元,同比增长98.54%,增速高于行业与辖区水平。”

净利润同比增长259.56%的鲁证期货,其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经纪业务收入5.74亿元,同比上升64.12%。公司期货端期末客户权益169.58亿元,同比增长67.82%;股票期权业务(含股票)期末客户权益7.27亿元,同比增长92.84%。

南华期货相关负责人在2021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上表示:“在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各类产业客户和机构对于利用期货及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持续增加,因此公司认为期货经纪业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创新业务成必争之地

“未来公司发展的业务重心主要在资管业务以及风险管理业务。”4月13日,瑞达期货董事长林斌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大资管背景下,期货资管业务起步较晚,市场对期货及衍生品的认知不够广泛。但是近两年来,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呈现出回暖势头,特别是2021年以来。

从行业内部来看,资管新规出台后,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船小好掉头”;从外部环境而言,2021年大宗商品波动性行情使得CTA策略逆周期配置的特点吸引了不少高净值客户的目光和资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