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基金

基金首季亏超1.3万亿元 到底了吗?能投了吗?

2022-04-28 07:55:27 来源:

近日,公募基金2022年一季报公布完毕。受股票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一季度基金整体亏损超1.3万亿元,或成为基金行业历史上单季亏损的新纪录。这是否为“抄底”的风向标?投资者还需理性看待。

偏股基金规模瘦身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148家基金公司披露了一季度基金报告,基金市场规模小幅减少,根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非货币市场规模降至24.79万亿元,环比减少0.99%,去年全年基金总规模超25万亿元。若剔除货币市场基金,基金市场总规模合计14.82万亿元,环比减少5%。

其中,股票基金规模约2.26万亿元,环比下降10.78%;混合基金规模5.23万亿元,环比下降12.67%;债券基金规模6.81万亿元,环比增长3.51%。

基金总规模的环比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今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开年4个月出现大面积的亏损,波及了占比较大的权益类基金业绩,影响了基金持有人的信心。

基金一季度期间总规模的下降,在基金清盘数量、基金发行失败、基金赎回等各方面均能反映现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期间的基金清盘数量高达41只。基金发行失败、发行困难的现象日益凸显,今年一季度的公募基金共有386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募资2738亿元,发行规模同比下降74%,基金发行市场的平均发行份额创近五年来新低。

规模大反而负收益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对148家公募基金公司进行季度收益率统计(剔除货币基金后按基金规模加权)。有134家基金公司一季度为负收益,仅14家公司产生正收益,这些一季度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公司,绝大部分都是管理资金规模较少的中小公募。

具体地,管理规模在1000亿元上的基金公司整体表现欠佳,均为负收益。其中兴业基金季度内收益率达-0.79%,排名第一。管理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中,财通基金以0.89%位列榜首。

基金公司规模扩大,一般可以加强盈利优势。但在今年一季度的弱市环境中,规模太大所带来的操作难现象,成为许多基金公司在收益排名上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阶段可否投资?

市场的悲观预期在股市和基金市场中得到体现。不过,近期政策持续释放利好,出现了部分底部特征。

此外,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纷纷开启自购模式,有利于吸引市场关注,稳定市场状态,增强投资人的信心。截至4月26日,已有63家公司对旗下114只基金产品自购,累计金额超过18亿元,其中6家公司的自购额均超过1亿元。4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自购的金额同比增长229%。

“自购潮”出现,能否视为抄底的信号?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此前向媒体表示,机构“自购潮”的出现,往往被视作市场接近底部的信号之一,但不能完全作为抄底的依据。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对股价波动的容忍度更低,抗风险能力也较差,过早在磨底阶段参与交易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建议投资者从宏观经济面及行业基本面出发,进行充分研判,耐心等待明确的右侧信号出现后,再考虑是否参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