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神州法治网
首页 > 基金

某基金增收不增利 子公司踩雷抑或“造星”发力过猛

2021-04-18 10:12:32 来源:

  作者: 邸凌月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年报陆续披露完毕,受益于良好的基础市场的扩张,截至2021年4月13日,近40份公募基金2020年年报披露显示,大部分净利润均呈双位数增长。

  而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某基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96%,净利润同比增幅却仅有7.22%。

  某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影响基金公司净利润的原因有多种,从营收端来看,一是公募产品的管理费收入;二是公司专户产品的管理费收入;三是投资者持有产品的时间,三类情况都是权益类产品的管理费率高于固收类产品的管理费率。从费用支出端来看,新发基金的成本远高于持续运营一只老基金的成本,频发新基金看似规模扩张快,但要刨除很大一部分新发费用,对当期盈利水平构成影响。

  “去年很流行地标性建筑打卡,视频拍摄、制作等,全套下来大概一个项目要30万。”该人士向记者透露一只产品发行过程中一部分的费用。

  某基金的“造星”运动在业界早已引起过争议,明星基金经理是典型代表,先卸任业绩不佳、规模小的老基金,保留业绩较好的产品,之后渠道、网络全铺开新发产品。

  此外,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某基金净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长还与2020年子公司踩雷债券有关。

  净利微增或与某基金资产“踩雷”有关

  年报显示,公募基金2020年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共有12家。易方达以27.5亿元位居第一,同比增长59.27%,公司营业收入高达92.05亿元;汇添富净利润为25.66亿元,排名行业第二,营业收入为66.43亿元;另有工银瑞信、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博客,微博)、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净利润在15亿元以上;同时,南方基金、交银施罗德、博时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净利润也在10亿元梯队。年度净利润在5亿-10亿元的公募基金有5家,另有14家净利润超过1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hyxs2020@qq.com

神州法治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