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站上风口 公募力推ESG投资
2021年全国两会以来,“碳中和”成为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主题,公募基金也将其视为未来最强投资主线之一。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碳中和”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提供了明确落脚点,随着ESG投资理念的深入,ESG主题基金产品将迎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碳中和”大热
公募力推ESG投资
伴随着“碳中和”概念走红,与之有着天然联系的ESG投资热度骤升。据记者了解,不少基金公司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多家公司已开始筹划相关产品。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明显感觉到许多公司对ESG投资热情大增,这与‘碳中和’概念走红有很大关系。‘碳中和’与ESG投资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重要的投资风向标,基金公司都在大力推动这类产品的落地和策略的宣传。”
“‘碳中和’应该属于ESG投资大范畴的一部分。‘碳中和’是ESG投资主题的应有之义。”德邦基金相关负责人这样看待ESG投资和碳中和的关联。
事实上,中国的ESG投资早已起步。统计显示,目前ESG主题基金已超过100只,规模合计过千亿。比如,创金合信基金就于去年12月发行了2只ESG责任投资相关主题发起式基金。
ESG基金越来越多,投资业绩也不错。Wind资讯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121只ESG概念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率约50%,近两年平均收益率超过90%。
同时,基金公司也在继续布局相关产品。3月份以来,招商基金上报了沪深300ESG基准ETF;西部利得基金上报了碳中和混合基金;国寿安保上报低碳科技混合基金。
“碳中和”为ESG投资
提供落脚点
“碳中和”站上风口,基金人士认为,“碳中和”为ESG投资提供了非常好的落脚点。
创金合信ESG责任基金经理王鑫认为,“从E、S、G三要素角度讲,过往公募基金更多关注的是G,即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碳中和”背景下,E即环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将大幅提升。“碳中和”的实现依赖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等手段,基本驱动力是创新,将会改变很多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传统行业过去的竞争优势是成本,未来可能会转变为创新能力,这跟过去几年医药行业的变化比较类似。”
“从全球竞争角度看,‘碳税’很可能会拉平新旧技术的成本差异,加速新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机会。因此,从中长期维度出发,ESG投资需要更多地以环境治理为基础,寻找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 王鑫认为,未来需要提升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关注度,细化不同行业和公司在“碳中和”背景下的核心变量。
德邦基金表示,“碳中和”涉及的行业众多,是一个中远期的目标,实现起来不会一蹴而就,但的确会对一些行业形成长期利好。首先是从能源结构角度,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是大势所趋,以光伏、风电、新能源车产业链为代表的相关企业会有长期的发展机会;第二,以钢铁、有色、煤炭为代表的高能耗行业需要进一步减排,而只有大企业的减排优势更为明显,这也会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利好传统周期板块龙头公司;第三,传统能耗企业要做节能减排,相关环保节能设备公司需求的回升值得期待。
创金合信基金表示,目前ESG主要是在产品设计和选股策略两个纬度影响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产品设计方面的主要实践集中在被动指数基金、泛ESG行业主题基金和纯ESG主题基金上。选股策略主要采用的是正向筛选、负向剔除和整合三种策略。被动指数基金+整合策略、泛ESG行业主题基金+正向筛选、纯ESG主题基金+负向剔除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三种模式。
创金合信基金提到,ESG发展目前也受到一些制约。一是海外通用的体系和标准在国内并不完全适用,本土化的ESG评估体系还需要探索;二是国内ESG信息主动披露的很少,且披露质量和时效性等有待提升;三是ESG投资理念的教育普及更需要加强。
- 2022-09-29蚂蚁基金改版指数基金专区,基金业加速转向“深服务”
- 2022-09-29年内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1.1万亿元 债基占比超六成
- 2022-09-29九月基金发行规模缩水 债券型基金仍扛“大旗”
- 2022-09-29两周大跌火了两只爆款基金!“聪明资金”悄然行动,看上了啥?
- 2022-09-26新发基金投资攻略
- 2022-09-26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降温 基金公司低调发行
- 2022-09-26拐点来了?半导体杀跌后,这些公募基金悄然布局
- 2022-09-26权益类基金仓位明显提升 中小市值龙头受青睐
- 2022-09-21县医保局:门诊服务再升级 百姓就医更便捷
- 2022-09-21茶陵县教育局:2022腾讯“99公益日”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