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创新产品 两只备兑增强策略ETF亮相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公募基金行业或又将迎来一款创新产品。证监会网站最新信息显示,3月15日,博时、国泰两家基金公司分别上报了名称中带有“备兑增强策略”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这是国内基金产品名称中首次出现这样的表述。
两只基金分别为博时沪深300备兑增强策略ETF和国泰沪深300备兑增强策略ETF。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这两只产品是国内ETF产品中首次上报的尝试运用场内ETF期权构建投资策略的创新产品。
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从基金名称来理解,两只上报产品为期权策略的增强ETF,通过期权来做指数增强,卖出指数的认购期权,依靠权利金增厚收益。
“备兑增强策略ETF主要是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收取权利金来增强收益。这类基金品种在海外市场已经相当普遍,尤其是在加拿大市场。国内基金公司也很早就开始研究。”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相对来说,通过备兑期权策略进行沪深300指数增强的市场需求会更大一些,国内基金行业也有望迎来沪深300备兑期权策略ETF。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目前至少有5家基金公司在筹备包含备兑增强策略的ETF品种,未来还会有基金公司跟进上报。据其分析,当前市场上做增强策略的基金多数是通过选股的方式,备兑增强策略ETF提供了新的增强收益的来源,丰富了公募基金市场的投资策略,也会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备兑增强策略ETF的投资策略比较透明,不受人为主观因素或模型因素的干扰,比现在市场上部分增强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具优势。他强调,备兑增强策略ETF更适合慢牛和震荡市环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后市的判断做出选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类创新产品获批时间往往较长,具体什么时候问世还有待观察。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看,美国市场的第一只备兑期权策略ETF成立于2007年,以标普500指数的样本股为现货多头,同时卖出标普500指数认购期权作为空头。备兑增强策略在持有基础资产的同时卖出认购期权,获得权利金收入。从此类基金的运作情况看,当指数处于窄幅震荡或下行周期时,备兑增强策略的增强效果较好,相比指数本身可以产生明显的超额收益。
“我国的ETF期权推出历史还比较短。2015年2月9日推出的上证50ETF期权是境内首只场内ETF期权。其后,沪深交易所又于2019年12月23日推出沪深300ETF期权。可以预期未来将有更多运用ETF期权的基金产品面市。”上述北京基金公司人士说。
- 2022-09-29蚂蚁基金改版指数基金专区,基金业加速转向“深服务”
- 2022-09-29年内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1.1万亿元 债基占比超六成
- 2022-09-29九月基金发行规模缩水 债券型基金仍扛“大旗”
- 2022-09-29两周大跌火了两只爆款基金!“聪明资金”悄然行动,看上了啥?
- 2022-09-26新发基金投资攻略
- 2022-09-26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降温 基金公司低调发行
- 2022-09-26拐点来了?半导体杀跌后,这些公募基金悄然布局
- 2022-09-26权益类基金仓位明显提升 中小市值龙头受青睐
- 2022-09-21县医保局:门诊服务再升级 百姓就医更便捷
- 2022-09-21茶陵县教育局:2022腾讯“99公益日”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