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要降温?这家大基金疯狂减持10%,仓位不足六成!外资更是狂甩200亿!
北上资金出逃
最近的牛市行情你是否还在回味?是否还在犹豫还有没有机会?
后悔没有上车的朋友别担心,因为大盘开始回调啦!现在上车的你就会出现在山顶下,随时等着被割吧!
我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我有证据,来,我们让数据说话!
据媒体报道,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基金已减持大约10%的仓位,基金持仓比例已降至不足60%。
这还不算什么,更加重要的数据是7月15日、14日两日的北向资金合计流出超200亿。
为什么要重点讲到北上资金呢?
主要是因为北上资金被市场理解成为偏价值投资的风格,还是更偏重于投资标的物的基本面和财务状况。
因此,他们的这些资金的净流入和资金的净流出的状况,也有可能代表着他们对于投资标的物的预期的变化。
简而言之就是北上资金是作为市场的风向,资金进场代表有一波行情或者是热点可以操作。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的北上资金是打着“出口转内销”资金的旗号而形成的,背后的实际情况来看
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但这样的操作对普通中小投资者而言并不现实
如果就是有的话,可能也隐含着一些大资金或者特殊资金的迹象
因此北上资金是否真正是市场的先导和预期资金,至少从眼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这样先知先觉的资金可能性。
所以也是为什么我们来判断行情是否已经开始了,会去参考下北上资金的走势。
从以下数据中看:
去年以来,似乎每次北上资金都先知先觉,在行情启动前大幅涌入,例如今年4月开始的3个月间,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高达近1600亿元。
而此次北上资金也提前数个交易日大幅流出。
7月14日,沪深股市回落,沪指盘中跌幅一度超2%,收盘跌0.83%。
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73.84亿元,刷新历史单日资金净流出新高;
7月15日,北向资金净流出27.05亿;
7月16日,北向资金再流出近60亿元。
从今天的数据上看,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4.50%,深证成指跌5.37%,创业板指跌5.93%。
指数全天单边下行,尾盘快速跳水,沪指跌逾4%,创业板、深成指跌逾5%,题材概念全线走弱,白酒概念股跌停潮,券商股尾盘杀跌,个股普跌,跌停股超110家,市场氛围极差。
盘面上看,白酒概念全线暴跌,整体跌幅超9%,
老白干酒、泸州老窖、酒鬼酒、水井坊等约十股集体跌停,贵州茅台跌逾8%;
中芯国际概念股、半导体等科技股集体下挫,
天津普林、大唐电信、通富微电、南大光电等多股跌停;
券商股尾盘杀跌,中泰证券、浙商证券双双跌停,东方财富、中信建投等跌逾9%;
银行股午后一度拉升,张家港行触板。
资金开始瞎炒?北向资金闪人
外资高度关注估值性价比
“近期北向资金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单日净卖出,似乎当前北向投资者对A股的仓位正变得更具战术性或更加机会主义。”
法巴亚太股票和衍生品策略主管吕成(Jason S.Lui)说道。
事实上,各界并无需“神化”北向资金,而且也并非全是“真外资”,其中不乏一些注册于中国香港的境内机构资金,因此风格更为投机。
但无论如何,估值都是关键。
“之前涨得太快,外资都要被吓走了,”拥有QFII资格的西泽投资(Atlantis)旗下西泽研究院院长赵建表示,“从技术上看,A股近期涨幅较大,获利盘较多。
行情并没有结束,但有盘整的必要。”
事实上,二季度以来,外资机构始终看好A股,因此北上资金也持续涌入。摩根士丹利此前始终保持增配A股的观点
其原因是——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回归正轨、消费有望后来居上、盈利拐点的能见度更高、A股相对受到海外的扰动因素更少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时(6月份)上证综指的点位仍不到3000点,而7月一度突破了3400点。
到了7月7日,高盛表示,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5年平均估值12.1倍)相比,目前A股的估值(13.4倍)偏高。
该机构认为,高估值需要上市公司盈利正常化来消化。
当时尽管高盛也提升了A股目标价,并表示在亚太市场(除日本外)超配中国,但其预测相对偏保守。
7月7日,高盛将沪深300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4100点提升至4600点(对应13倍估值)
将3个月目标点位提升至5370点(对应16.6倍估值),意味着短期的市场情绪可能较长期更乐观。
事实上,外资向来最为关注的投资要素之一就是估值,即性价比。
对于长线投资的外资机构,最为关注的有三点
首当其冲就是判断公司是否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护城河是否够深;
二则是外资更为关注估值,即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核心资产,好公司能通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来消化高估值
但部分高估值企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或难以支撑其股价;
三是外资尤为强调的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
一家看似优质的公司,其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很强
但若公司长期不分红,现金流或被挪作他用,对外资而言也算不上好的投资,ESG分析框架将对这类公司进行估值下调。
未来,机构认为盘整后A股总体趋势仍然向好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将围绕中报窗口期,关注业绩向好或者高景气度的行业,结构方向上关注优质消费、科技龙头,以及地产竣工产业链、可选消费复苏等板块。
谨防后市波动,部分基金仓位已砍掉10%
公募基金作为掌握A股市场定价权的主要力量,在最近的市场变化中又是如何看待股市的趋势?
华南地区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证实,已在近期减持了大约10%的仓位,目前基金持仓比例控制在60%以下。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合计超过120亿,在2020年3月底披露的基金季报显示,当时其管理的主要基金的股票仓位约为70%。
“我们判断后市的风险可能很大,快牛行情无论在哪种阶段和环境,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当前A股市场的行情主要是流动性支撑的,
14年底是货币宽松的起点,但也已逐步进入边际收紧的状态;
同时A股具有吸引力的一些公司短期涨幅过大,也大概率存在获利回吐的可能。
前海开源基金联席董事长王宏远认为,如果只是从传统的价值投资角度,从一两年的全球基本面角度看,现在不能支撑起牛市,即便长线投资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金融股强力拉盘的过程中,部分看好A股快牛行情的基金经理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了仓位的快速调整,补充了券商股和银行股。
A股市场快牛行情的风险较大,金融股并非市场真正的风向,配置的长期机会并不大。
- 2022-09-29蚂蚁基金改版指数基金专区,基金业加速转向“深服务”
- 2022-09-29年内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1.1万亿元 债基占比超六成
- 2022-09-29九月基金发行规模缩水 债券型基金仍扛“大旗”
- 2022-09-29两周大跌火了两只爆款基金!“聪明资金”悄然行动,看上了啥?
- 2022-09-26新发基金投资攻略
- 2022-09-26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降温 基金公司低调发行
- 2022-09-26拐点来了?半导体杀跌后,这些公募基金悄然布局
- 2022-09-26权益类基金仓位明显提升 中小市值龙头受青睐
- 2022-09-21县医保局:门诊服务再升级 百姓就医更便捷
- 2022-09-21茶陵县教育局:2022腾讯“99公益日”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