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关注可转债基金了
在当前转债一二级市场火热的情况下,借道转债基金投资可转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本刊特约作者 萧池/文
自2017年可转债信用申购发行以来,可转债二级市场迅速井喷,存量市场从过去的数十只产品扩容到数百只,规模从百亿元扩大到千亿元。作为专业度较高的复杂衍生工具,投资者跑赢转债指数有一定难度。在当前转债一二级市场火热的情况下,借道转债基金投资可转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转债基金最早诞生于2004年,A股市场第一只以可转债命名的公募基金是兴全可转债基金。由于当时可转债市场规模小,品种少,一直到2010年才发行了第二只可转债基金。
在可转债基金稀缺的年代,兴全可转债基金不乏亮点。从2004年起,兴全可转债基金的规模一直保持在20-30亿份额左右,在十几年前这样的规模在混合债基中算很大了,说明投资者对其的认可。回报稳稳的,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889.46%,年化收益率为15.23%。
16年来,兴全可转债累计变更了5次基金经理,之前的元老经理比如杜昌勇、王晓明、杨云等人,都早已低调的创业或“奔私”。从历年净值收益率曲线看,兴全可转债基金的最大回撤比较小,净值增长稳定而缓慢,这其中既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更契合可转债这一产品的收益特征。新一任基金经理虞淼任职于2019年1月,刚好是这一轮可转债估值的最低点。一年多来累计回报33.47%,年化回报21.6%。从绝对收益上看成绩不错,但考虑到这一年多来可转债行情的火爆,这个成绩并不十分出彩。
近三年来发行的可转债和可交换债超过了400只,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场首只可转债ETF终于发行——博时可转债ETF,其亮点在于,它是国内首支A股转债及可交债的ETF基金,具有先发优势;基金通过跟踪指数能较好地实现分散化的转债投资策略;指数类被动基金的管理费用更为低廉,该基金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持有成本非常低;转债ETF申赎灵活、操作简捷。该基金场内交易采用T+0机制是一大特点,同时基金场内交易的佣金低廉,且无印花税。
该基金跟踪的指数是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该指数涵盖交易所所有上市可转债、可交债。其中包括212只可转债权重合计80%,和19只可交换债权重合计20%。该指数不是等权指数,其中高评级转债占比较大。行业上看,银行、公用、采掘、化工是排名前四的板块。从运行特征来看,该指数年化回报及稳定性好于主要宽基指数,也略好于中证转债。
大多数可转债基金都是四平八稳,但也有少数转债基金个性鲜明或有趣,中海可转债就是其中一只。
中海可转债对券商情有独钟,根据最新季报,该基金持债和持股都异常集中。前三重仓债券占净值比就超过60%,分别是三个券商转债——浙商转债、国君转债和长证转债。另外还有前五重仓股全是券商,占净值比约19%。
从风格上看,前九重仓债和前五重仓股加起来的仓位就超过了130%。杠杆用得比较足,风格也很激进。这种集中持债在当前行情中收获了满满的回报:7月以来短短几日,该基金净值涨幅就接近三成,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但该基金短期的爆发力,是证券板块长期以来的蓄势之后才有的。可转债原本就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特征,而券商板块更属于高杠杆的强周期行业,更加加剧这种特征。当前净值的暴涨是昙花一现,还是大牛市序幕的馈赠,需要投资者自己把握。
短期而言,投资者需要注意,券商持续的暴涨是不可持续的,追高不可取。如果牛市来临,券商板块一定不会缺席,了解一只这样的高杠杆持有券商的开放式可转债基金也是有价值的。
该基金成立于2013年,到现在的规模徘徊1亿份额左右,属于比较袖珍的转债基金;同时也需要注意大额申购和赎回对基金的影响。
- 2022-09-29蚂蚁基金改版指数基金专区,基金业加速转向“深服务”
- 2022-09-29年内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1.1万亿元 债基占比超六成
- 2022-09-29九月基金发行规模缩水 债券型基金仍扛“大旗”
- 2022-09-29两周大跌火了两只爆款基金!“聪明资金”悄然行动,看上了啥?
- 2022-09-26新发基金投资攻略
- 2022-09-26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降温 基金公司低调发行
- 2022-09-26拐点来了?半导体杀跌后,这些公募基金悄然布局
- 2022-09-26权益类基金仓位明显提升 中小市值龙头受青睐
- 2022-09-21县医保局:门诊服务再升级 百姓就医更便捷
- 2022-09-21茶陵县教育局:2022腾讯“99公益日”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