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窗口期
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氢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战略层面对氢能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各省区市也同步加快推进氢能产业规划,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氢能产业进入商用化快速发展窗口期
近期,地方加速布局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近日印发的《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在此之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积极发展绿色氢能。构建“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绿氢之都”……
随着年初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当前,已有超30个省区市发布涉及氢能的规划和政策,预示着这条万亿赛道已经在全国主要省份掀起波澜。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央及地方政策鼓励下,氢能行业需求正呈拐点向上趋势,产业发展显著提速。尤其是地方政策中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目标,这将进一步催化资本的投入,一方面将带动氢能市场需求整体上升,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多机遇;另一方面,将激发企业研发热情,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实现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关键性技术不断突破和规模化降低成本,加速整体商业化进程。
“氢能产业已进入商用化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未来10—20年,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氢山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开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氢能应用基数低,但在我国的应用场景数量近两年来正加速倍增。
产业提速发展仍有待解难题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氢能产业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短期来看,氢能应用领域尤其是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车及加氢站建设将是热点赛道。而从中长期来看,上游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槽等赛道以及中游的液氢储运、输氢管道建设等赛道将成为关注的热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潜力大、增速快,但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待解决的难点、痛点。在产业端,缺氢、氢贵等问题是当前氢能产业整体发展的“拦路虎”。在消费端,氢燃料电池汽车属于新兴产物,运营成本较高,消费者对其了解十分有限。
吴琦表示,整体来看,氢能目前的应用场景相对单一,国家应在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试点与示范工程、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地也应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环境,加快推动氢能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拓展氢能应用空间,促进氢能的规模化应用。
“在消费层面,氢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比锂电池高不少,主要还是终端应用体量太少。再加上当前的加氢设施配套欠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相对并不是很成熟,整车购置成本和加氢成本都较高。”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认为,市场启动以及产业化发展,一方面需要政策引导资本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我国产能产业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也需要全产业链发展,共同推动氢气终端成本的下降。
在企业发展层面,梁开岩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内不同区域对于氢能产业扶持政策的差异较大,造成各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企业业务布局进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政策将氢能产生的减排量纳入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像氢山科技这样在此类业务线方面布局较早的企业,非常考验企业此类业务线布局的连贯性和实力。
- 2022-09-29市领导深入汤阴调研指导“五星”支部创建及安全生产工作
- 2022-09-29数字新机遇 跨境新业态 | 昌黎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
- 2022-09-29我县举行2022年第四批样板村观摩拉练活动并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观摩评比擂台赛工
- 2022-09-26发力产业集群 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 2022-09-26各地紧抓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 2022-09-26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
- 2022-09-21东山红提“串”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 2022-09-21隆回县财政局:“五项工程”激活驻村帮扶活力
- 2022-09-21紫阳(高新区)派出所出重拳快速打击一起破坏营商环境案
- 2022-09-19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到宿松调研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