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险已成为互联网人身险第二大险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增长,消费需求逐渐升级,民众的保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渠道以其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的商业健康保险在居民健康保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月14日,小雨伞保险经纪联合南开大学发布的《2021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互联网健康险实现规模保费551亿元,较2020年增长47%。互联网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比重的18.9%,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如今,在互联网人身险领域,健康保险已取代年金保险成为第二大险种。
此外,2021年互联网健康保险保障指数的均值有小幅降低,但整体的保障情况仍处于基本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健康保险保障指数的降低说明互联网渠道销售的商业健康保险在居民健康保障中发挥的作用有所下降,这并不等同于互联网健康险保障作用的下降,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的变化和商业健康保险行业、互联网渠道以及居民健康保障结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报告认为,相比于2020年,虽然2021年互联网健康保险保障指数均值有小幅下降(2020年保障指数均值为0.6403),但标准差呈现出缩小趋势。
具体到产品,《报告》分析了当前互联网健康险的产品结构,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是互联网健康险市场最重要的两类险种,分别占据互联网健康险保费份额的63.1%、21.9%。其余险种,包括防癌保险、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占有较少的保费份额。
在互联网健康险机遇与挑战方面,《报告》指出,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发展迅速,互联网渠道已成为保险销售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保险机构违规经营、不当创新的行为使得互联网渠道投诉激增、竞争无序,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权益。而2021年末正式实施的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进一步细化并完善了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监管规则。
对于未来互联网健康险的发展,报告给出了5条建议,包括加强自营网络平台建设,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创新开发差异化保险产品,挖掘消费者需求;做好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探索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和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双向信息共享;串联商保和医疗资源供给,创新支付模式,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 2022-09-28持续深化战略执行 新华保险擘画全新发展蓝图
- 2022-09-28买保险当心被“套路”
- 2022-09-28平安人寿又因利用保险业务牟取不正当利益被罚
- 2022-09-28前8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46万亿元
- 2022-09-23“安全统筹”不保险 部分地区商业车险流行“抽屉费”
- 2022-09-23美国诈骗犯或利用失业保险计划骗取456亿美元
- 2022-09-23新华保险人事变阵 转型阵痛仍在持续
- 2022-09-23存款利率再度下行 储蓄型保险受青睐
- 2022-09-21湘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补缴 可提档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养老金最高已达499
- 2022-09-21炎陵县人社局全方位开展社保基金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