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扶贫项目掉进保险"欺骗陷阱",相关人员停职接受调查
近日,媒体以《河南唐河:龙潭镇扶贫项目掉进保险"欺骗陷阱" 贫困户欲哭无泪》为题,报道该镇瓦房村史爱勤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项目掉进保险"欺骗陷阱",264个贫困户入股到史爱勤合作社后,被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河县支公司(以下简称"唐河县支公司")欺骗,导致受灾后不予理赔,损失了60多万一事。
2020年6月19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回应称:河南省分公司纪委第一时间介入,联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以维护客户和贫困户的利益。
经查,2019年,按照唐河县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相关规定,龙潭镇龚庄等11个村与史爱勤合作社法人史爱勤协商并签订协议,由合作社带领11个村200多户贫困户共同发展香菇种植,唐河县对史爱勤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进行奖补。2019年5月底小麦收获后,史爱勤合作社开始建大棚种香菇。
根据唐河县特色产业扶贫方案要求,为确保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失,所有扶贫产业项目必须购买农业保险。2019年7月,史爱勤合作社因当时正在建棚,资金紧张,没有缴纳保费。8月20日,合作社将预缴保险费7950元缴纳到镇农业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徐女士与唐河县支公司业务人员沟通后,于8月23日将保险费以微信形式转账给业务人员盛超。
2019年9月初至11月中旬,唐河县支公司先后多次派员工与合作社进行对接,现场勘察发现,合作社前期仅有大棚设施,尚无香菇菌棒;后期香菇生产不规范,暂时达不到《中原农险河南省地方财政食用菌种植保险条款》规定的"保险标的应当'生长正常,管理规范'"之承保条件,多次向合作社提出整改建议,并表示若不整改即退还保费,史爱勤表示立即按要求进行整改。
2020年1月15日,业务人员和史爱勤本人电话沟通,询问是否整改完毕,要去现场拍摄承保图片,史爱勤表示因农忙,一直未整改,稍后再联系。后受新冠疫情影响,紧邻湖北的龙潭镇实施封闭管理,双方互未联系。
2020年3月底,合作社代表李某电话联系唐河县支公司,称受大风影响香菇菌棒坏棒损失达6万余元,要求赔偿。业务人员向其解释还没有承保,不能理赔,李某表示不接受。
2020年5月前后,唐河县支公司多次与李某沟通未果,将情况反馈给龙潭镇政府后,镇政府立即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解。经双方充分协商,一致认为,对于此事件,支公司与合作社都有一定责任,为维护贫困户利益,支公司同意进行损失补偿。目前,唐河县支公司已与合作社达成一致意见,将预缴保费退还,并对合作社损失进行合理补偿,史爱勤、李某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中原农险河南省分公司已经责令相关人员停职接受进一步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职行为进行追责处理。
此前报道: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是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全国各地都在加紧扶贫步伐,想方设法多渠道、多方法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而唐河县龙潭镇的264个贫困户却没这么幸运,他们把国家发放的补贴资金,入股到一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后,被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河县支公司(简称:中原保险唐河公司)欺骗,导致受灾后不予理赔,损失了60多万。
扶贫产业特色险"骗局",受灾的264个贫困户欲哭无泪
唐河县龙潭镇的264个贫困户遍布11个村委,2个贫困村分别:龚庄、大何庄;9个非贫困村,分别:杨庙、史桥、小河陈、瓦房、王庄、吊桥、找子庄、王谢庄、高营。这些贫困户所入股的合作社位于龙潭镇瓦房村,全称:唐河县史爱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简称: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还挂了另外一块牌子:唐河县龙潭镇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该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法人史爱琴、股东李政,占地30亩,建立30个大棚,一个冷库,以种植香菇为主。
史爱琴与李政共同投资150万,264个贫困户,每户拿出本年贫困补贴5000元入股,根据公式计算,正常情况下,每户每年能分成近1000多元。为了躲避天灾,保证贫困户的稳定分红,唐河县政府扶贫办牵头,对接中原保险公司推出扶贫产业特色险,鼓励一些农业及合作社及种地大户参保。
为了保险起见,史爱琴和李政决定参保。按照地方流程,2019年8月23日上午,李政等人找到龙潭镇政府扶贫办一姓曹的女性工作人员,经过核算,种植合作社的30个大棚,30万菌棒,共计保险费7950元。他们把这笔钱交到曹女士手中,后经曹女士与中原保险唐河公司业务员盛超微信联系后,把钱事先存到一个储蓄卡上,把这笔保险费利用微信转款给了盛超,并备注:瓦房史爱琴合作社保费。
谁知,真的遇到了天灾。2020年春节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狂风,刮倒了史爱琴的大棚,使得正在温室培育期的菌棒暴露在外,导致后期菌棒腐烂严重减产。李政等人初步计算了下,损失大约60万左右。他们庆幸当初入了保险,保险公司会帮助挽回损失的。
可当李政向中原保险公司报险时,公司负责理赔的人称,种植合作社根本就没参与投保。李政傻眼了,这怎么可能?李政来到龙潭镇政府,找到扶贫办当初收钱的曹女士问原因。曹女士翻出跟保险公司业务员盛超的聊天及转账记录,给李政看,并截屏。李政只好联系保险公司业务员盛超,问他既然钱收了,为何没给专业合作社投保?盛超推辞称,正在处理小麦减产的保险理赔,让他的事放一放再说。
保险公司经理百般推诿,那份"良心保险"去了哪里?
放一放,便没有了下文。李政坐不住了,再打盛超电话不接。他只好来到中原保险公司办公处,见到总负责人张经理。李政称,与经理沟通很费劲,他百般推诿,一会称专业合作社没有贫困户,一会又称他们的项目不是扶贫项目。总之,李政问东,张经理说西,完全不按良心说话。李政真的想弄清楚,那份"良心保险"到底去了哪里?
一位资深保险业务员称,专业合作社的遭遇在农业保险这块司空见惯。全县每年都有几起类似案例。有个别觉悟低的保险业务员爱赌,他们收钱后,偶尔一两个不上单,赌天灾。如当年风调雨顺,没有灾情的话,保费直接流入他们腰包。一旦出事,赶紧找关系来公关,捂住投保人的嘴。
其实,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犯罪,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贪污公款。
6月15日下午,我刊新媒体电话联系了张经理。张经理称,上午龙潭镇政府一个姓李的镇长过来协调沟通,正在解决此事。接着,张经理开始讲大道理:正常投保需具备投保条件,他们属于产业,产业发展需要过程,不是马上发展好的,他有不具备条件到具备条件,尤其种香菇,管理过程复杂,生长都有要求……
媒体:当时中原保险业务员把钱收了,明确答应能投保,为何没投?
张经理:达不到条件,他需要达到条件才能投保。
媒体:达到不达到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条条框框,那么专业合作社去年的保单到底投没?
张经理:没有投。
媒体:既然没有投单,保险业务员为何收人家的钱(有转账为证)?专业合作社把钱交到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又把钱转给保险公司业务员,并备注是专业合作社的保险费,业务员同意,这又为何?
张经理:他们不符合条件,投不上单。
媒体:不符合条件为何不跟投保人说?
张经理:给法人史爱琴一个亲戚说过,不符合要求。
媒体:既然不符合要求,为何不给人家退钱?
张经理开始搪塞,意思说不退钱,等符合要求再接着投保(明显误导投保人)。
媒体:什么符合不符合,我的理解,符合的话,保险公司收钱,投保,合同成立。不符合的话,就不能收钱,即便收了钱,也要第一时间告知投保人,并退款。哪有收了保险费,装糊涂,明知不符合,也不退款,还是另有企图?
张经理:我就知道这些,你可再深入了解。
那么,张经理真的告诉专业合作社不能投保了吗?当事人史爱琴和李政均未接到书面或口头通知,作为第三方的政府扶贫办曹女士更是没听说。到底是谁在说谎?
值得探讨的是,张经理称,不能投保的消息告诉了史爱琴的亲戚。他为何要告诉一个外人,不告诉公司法人、股东或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呢?……
谎言很难经起推敲……
令人稍作欣慰的是:6月17日下午,发稿前,李政打来电话称,在媒体的关注下,中原保险唐河公司最终低头,承认工作问题致使专业合作社保险不能兑现。中原农业保险公司给与专业合作社补偿经济损失6万元。被保险理赔折磨得身心疲惫的李政等人不愿再扯皮下去,接受了这一决定。
编后:扶贫产业特色保险,原本是国家对企业帮扶之路上的双保险,"经"是一本好"经",可在保险企业的公司利益和私人利益熏陶下,把"经"给念歪了。针对专业合作社的遭遇,中原保险公司张总一边讲大道理,一边装糊涂,这样的保险企业带头人,怎能做好有责任、有良心的保险?实在令人担忧。我们有理由质疑:那份"良心保险"去了哪里?
律师点评:河南隆翔律师事务所刘新旺律师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即我们刑法意义上的挪用资金罪,如果上述的记者调查核实的情况属实,该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收取投保人的保险费7950元予以非法挪用,如能够查证还有其他类似情况数额构成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予退还或者用于盈利活动,或者虽然数额不够成较大但确实用于等非法活动,均可能构成该罪,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如因该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原因造成保险公司未能承保,该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应依法对投保人的损失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 2022-09-28持续深化战略执行 新华保险擘画全新发展蓝图
- 2022-09-28买保险当心被“套路”
- 2022-09-28平安人寿又因利用保险业务牟取不正当利益被罚
- 2022-09-28前8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46万亿元
- 2022-09-23“安全统筹”不保险 部分地区商业车险流行“抽屉费”
- 2022-09-23美国诈骗犯或利用失业保险计划骗取456亿美元
- 2022-09-23新华保险人事变阵 转型阵痛仍在持续
- 2022-09-23存款利率再度下行 储蓄型保险受青睐
- 2022-09-21湘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补缴 可提档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养老金最高已达499
- 2022-09-21炎陵县人社局全方位开展社保基金监督检查